一、市場規模與增長趨勢
-
?行業規模持續擴大?:
-
中國健身器材行業2023年市場規模達348.08億元,其中室內健身器材占據主導地位(如跑步機占市場總份額的50%),行業銷售收入484.05億元,利潤22.79億元。
-
全球健身器材市場2024年收入達470億美元,預計2024-2028年復合增長率6.22%,其中心血管訓練設備(如跑步機、橢圓機)占全球份額53%。
-
?細分領域表現突出?:
-
室內健身器材(如啞鈴、跑步機、綜合訓練器)成為市場核心,2025年康力源公司室內健身器材收入6.55億元,占其主營收入的95.36%,毛利率達32.61%。
二、驅動因素與消費需求
-
?健康意識與技術升級?:
-
《全民健身計劃》《健康中國2030》等政策推動全民健身文化普及,疊加疫情后居家健身需求常態化,加速家庭化健身場景滲透。
-
智能化產品(如AI算法器械、健康監測設備)成為增長引擎,智能跑步機、虛擬現實健身設備等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。
-
?消費群體與場景變化?:
-
年輕一代偏好“家庭健身房”,帶動小型化、折疊式設備(如承重200kg的軍霞DS915綜合訓練器)銷量增長,設備占地低于1.5㎡。
三、產品創新與技術趨勢
-
?智能化與數字化融合?:
-
新一代設備集成心率監測、體脂分析、虛擬教練等功能,支持用戶數據云端管理,提升健身科學性與互動性。
-
物聯網技術應用(如遠程控制、訓練方案同步)成為商用健身房設備升級重點。
-
?空間優化與多功能設計?:
-
家庭用戶青睞折疊款綜合訓練器(如厚度38cm的美力德M6),可覆蓋28種以上訓練動作,適配小戶型需求。
四、市場競爭格局
-
?本土品牌崛起?:
-
國內品牌如金陵體育、康力源等憑借高性價比和本地化服務占據中端市場,而國際品牌(如愛康、泰諾健)仍主導高端領域。
-
線上平臺(如Keep)跨界布局智能健身器材,推動傳統企業加速技術轉型。
-
?區域市場分化?:
-
一線城市偏好高端智能設備,二線及以下城市則以中低端產品為主,市場潛力隨消費升級逐步釋放。
以上現狀綜合政策、技術、消費需求等多維度因素,反映室內健身器材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、家庭化方向迭代